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得意門生,著有《政治學》(Politics ),探討理想憲法的形式。
.西元前三三五年,在雅典創辦一所哲學經院。由於習慣邊散步邊與學生對談,後人將之稱為「逍遙學派」(peripatetic school)。
.對政府的分類乃基於統治者的類型以及統治者的統治,是基於個人還是社會整體的利益。
.亞里斯多德曾經研究希臘城邦國家,而對政治體制提出六種政體:
 →暴君政體
 →寡頭政體:少數人所統治且為私利而運作權力者
 →暴民政體:多數人統治的腐敗政體
 →君主政體
 →貴族政體:少數的主政者以全民利益為主政目標的政體
 →民主政體。
.對政體的分類是基於【誰來統治與誰受益】。
.亞理士多德(Aristotle)認為公民應具備「實踐的智慧」:自主性、友愛、【判斷】
.曾對希臘158個城邦國家的政體進行分類研究。
.一個理想的政體應該要能夠促使公民擁有達成良善社會的行動智慧以兼善天下,亞理士多德(Aristotle) 指稱這是公民所應具備【實踐的智慧】。
.依亞里斯多德分析,【基於比例平等原則給予待遇】是判斷分配正義的基本形式原則。
.「人天生是政治的動物」。

.亞里斯多德的教育理念強調【理性的啟發】。
.亞里斯多德說過:「一切學藝,皆以善為目的」,是強調【道德】在教育上的重要性。
.「以不公平對待不公平(社會正義、分配正義)」,是屬於【恕道性懲罰】。
.曾因學理見解和他的老師不同而發生過爭執,十足表現「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並自設學校於萊西姆(Lyceum),指導學生作科學與哲學研究。